氣囊壓力監控儀 臨床應用及相關領域治療指南層面應用
? 氣囊壓力過高會導致氣管壁粘膜的缺血性損傷,而壓力過低無法阻隔分泌物進入肺部支氣管,所以《VAP防控指南》明確指出持續監測合理控制氣囊內壓能夠有效降低VAP發生率。
? 氣囊壓力監控儀,是國內首款氣囊壓持續監控產品。實時監控,并在囊壓異常時自動報警,最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潛在風險。囊內壓處于安全范圍內無需人員干預,替代常規手動測壓,也大大降低了臨床的工作負荷。
? 目前該產品,已被寫入《中西醫急重癥》教材,根據這款產品寫的論文在《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》發表,也是唯一符合《VAP防控指南》建議的氣囊管理設備
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、預防和治療指南(2013)》其中第8條.氣管內導管套囊的壓力:套囊是氣管內導管的重要裝置,可防止氣道漏氣、口咽部分泌物流人及胃內容物的反流誤吸。置入氣管內導管后應使套囊保持一定的壓力,以確保其功效并減輕氣管損傷[160-162]。Bouadma等[160]的回顧性研究發現,監測套囊壓力,使之保持在500pxH20(25pxH:O=0.098kPa)以上可降低VAP的發病率(23.5/1000機械通氣日降至14.9/1000機械通氣日,P<0.0001)。Rello等[161]對機械通氣患者進行每4小時套囊壓力監測發現,與不監測相比,VAP發病率有所降低。Nseir等[162]的研究發現,與間斷監測氣管套囊壓力相比,持續監測套囊壓力并使壓力控制在625px H2O,可有效降低VAP的發病率。
建議:機械通氣患者應定期監測氣管內導管的套囊壓力(2C)
建議:持續控制氣管內導管的套囊壓力可降低VAP的發病率(2B)
|